截關?截港?結關?對于剛剛入行的貨代或者沒有經驗的貨主,聽到這些詞語難免會一頭霧水。
那么,在國際物流行業,這些截關、截港、結關具體指什么?又有哪些區別呢?
截關(收貨日期)指將貨物交給指定船舶裝運的最遲日期,也被稱為截放行條時間,即截止報關放行的時間。貨物必須要在截關之前做好報關放行的工作,遞交海關放行條給船公司。
在此時間之后再遞交海關放行條,船公司將視該貨物未能清關放行,不允許上船。一般是船開日前1-2天(散貨是提前5-7天),而且一般是在截港時間后半個工作日。
截放行條指貨物報關后,海關會出放行條(即裝船的憑證)。然后報關行會把放行條交到船公司,船公司收到這個放行條后,才知道貨物柜子海關放行了,才可以安排吊柜上船。
截港也叫截重柜(還柜)時間。意思就是在此時間之后,船公司不再安排還進去的柜子上該航次。
該時間之前,裝好貨的貨柜可以入碼頭或入倉庫,過了之后就不可以再進入碼頭,一般是船開日前1-2天(散貨是提前5-7天)。
無論是進口貨物、出口貨物還是轉運貨物進入一國海關關境或國境必須向海關申報,辦理海關規定的各項手續,履行各項法規規定的義務;只有在履行各項義務,辦理海關申報、查驗、征稅、放行等手續后,貨物才能放行,貨主或申報人才能提貨。
同樣,載運進出口貨物的各種運輸工具進出境或轉運,也均需向海關申報,辦理海關手續,得到海關的許可。
結關是海關放行后的一個程序,將貨物放行的有關資料及貨已裝船的資料送至海關,備案存檔及后續的出口退稅(外匯核銷)等工作。因此結關日是指國際航行船舶于出口前辦完海關手續、結清應付的各種款項,海關準許離港出航的日期。
注意:一般情況下海關辦理結關是在貨物出口后的一個星期左右。但是也有可能因為一些特殊原因,延長結關時間。
(1)截關與截港差不多,但是截關時間一般是在截港時間之后半個工作日。
(2)截關時間在前,截放行條時間在后,是先后順序。
(3)結關則是在海關放行后的幾日內,報關行(貨主)辦理出口退稅等后續工作的程序。